[战争纪实]《炮弹下的渴望:加沙走廊轰炸日记(出书版)》作者:[巴勒斯坦]穆罕默德&iddot;奥默译者:温泽元【完结】
编辑推荐
我写这本书,是希望那些应该让大家知道的故事得以保存。希望我们的年轻一代,恢复友好、和平的关系,而不是把彼此当仇敌看待。‐‐穆罕默德•奥默
12014年以色列对加沙走廊发起的&ldo;护刃行动&rdo;的轰炸记录。2014年7月,以色列六年以来对加沙走廊地区发动第三次轰炸,这也是为惨烈的一次。七周的战事过后,2200名加沙平民死于炮弹之下,超过1万人受伤。我们简单、安定的日常,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
2一部出色的战地记者手记。战地记者穆罕默德•奥默与妻子和三个月大的儿子居住在加沙走廊,和当地人民共历苦难,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他用文字记录下这&ldo;战争的灾难&rdo;:儿童的尸体塞满冰箱;一户人家在接到了三分钟后他们的房屋会有导弹袭来的&ldo;恐怖电话&rdo;,仓皇逃出家门……
3巴勒斯坦籍记者穆罕默德•奥默广受赞誉,24岁便拿下战地记者荣誉玛莎•盖尔霍恩奖。
4尽管距离遥远,它记录的是与我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这本书由许多小故事组成,是作者走访和观察到的普通加沙市民,有他的邻居,也有在轰炸之后幸存下来,但看到自己女儿被炸成碎片的父亲,有无法营业导致蔬菜、肉类都卖不出去的商贩,还有正在看世界杯足球赛却突然被袭击致死的青少年……
5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诺姆•乔姆斯基、摇滚乐团平克•弗洛伊德前主唱罗杰•沃特斯、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莎拉•罗依联合推荐!
内容简介
2014年7月,以色列六年以来对加沙走廊地区发动第三次轰炸,这也是为惨烈的一次。七周的战事过后,2200名加沙平民死于炮弹之下,超过1万人受伤。
战地记者穆罕默德&iddot;奥默与妻子和三个月大的儿子居住在加沙走廊,和当地人民共历苦难,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他用文字记录下这&ldo;战争的灾难&rdo;:儿童的尸体塞满了冰箱;一户人家在接到了说三分钟后他们的房屋会有导弹袭来的&ldo;恐怖电话&rdo;后仓皇逃出;人们被迫在驴子背上架起了枪,向一切移动的目标扫射;哀悼者们把坟墓上放上了子弹壳,来告诉人们他们逝去的亲人埋葬在哪里;港口处的渔船也被战火点燃……
身为亲历者的他,仍以冷静地口吻讲述着真实的故事。他说:&ldo;我写这本书,是希望让那些应该让大家知道的故事得以保存。希望我们的年轻一代,恢复友好、和平的关系,而不是把彼此当作仇敌看待。&rdo;
作者简介
穆罕默德&iddot;奥默(ohador),巴勒斯坦籍著名记者。1984年出生,成长于拉法难民营,文章和报导散见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半岛电视台等,24岁拿下战地记者的最高荣誉玛莎&iddot;盖尔霍恩奖,29岁入围pulse的&ldo;全球20大媒体顶尖人物&rdo;名单。
=================
引言
时隔加沙走廊的上一场战争已经一年,我回想起第一次跟贾拉勒&iddot;戎迪亚碰面的场景。2014年夏天,我看见他坐在残破的自家房子上面,周遭尽是尘土碎石。虽然他努力保持冷静,我还是在他脸上看到压力刻蚀出的纹路。跟许多住在加沙走廊的人一样,历经以色列近期一连串的袭击之后,人们已经能够预测出空袭的频率大约三到四年一次‐‐如今贾拉勒已经一无所有。贾拉勒说出内心的疑惑:他的妻子还有六个孩子的未来该怎么办?如今家园已毁,他们该安身何处?哪里才是真正安全的?他们被困在加沙走廊,哪里都去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有一天不再有炸弹轰炸、空中再也看不见战机。或许如此,他们才能重拾足够的平静来重建家园,找回那种正常的生活。
一年过后,贾拉勒仍旧无家可归。他的住宅仍然呈现毁损状态,家人虽然安在,但也仅仅是活着而已。至于我自己,则尽可能保持乐观,这片狭长的飞地[1]过去是一片秀丽、自给自足的沃土,如今已然成为断壁残垣,在这里生活绝非易事。以色列决心要让我们永远回不了家,这就是加沙走廊居民所面对的现实。1947年到1948年有一场肃清行动,当时以色列觊觎一块联合国尚未允诺的领土,因此就针对该区域的非犹太人进行种族清洗[2]。那次事件之后,加沙走廊成为一块安居的乐园,让成千上万名非犹太裔居民,得以从伊尔根、史腾恩,还有利希[3]等民兵组织的屠杀魔掌中逃出来。这些以恐怖分子自居的组织,就是今天以色列军队、警方,还有以色列国安局的前身。不过直到今天,那些比支持犹太复国的民兵组织更早逃到这里的长者、男人、女人,还有小孩,纵然已经与家园失散,他们手上还握着自家的钥匙。这些钥匙代表着希望跟决心,他们希望有一天能够重返故土。
经历2014年以色列的袭击之后,加沙走廊里的许多孩童仍然惊魂未定。我们还是居住在这座围城中,人民所能够购买、对外输出和进口的商品都受到限制。我们无处可去、动弹不得,外人要来探访更是难上加难。听着人权主义者高声颂赞&ldo;巴勒斯坦人能在这种侵略行为之下存活下来&rdo;,我们内心感到无可奈何,毕竟我们早就过了好长一段这样的日子了。他们说的或许没错,但终究点出了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ldo;我们为什么要被迫继续忍受,过着这种悲惨的生活呢?&rdo;第二次世界大战延续了六年,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发动的攻击,还有让人不能苟同的种族清洗长达12年。但我们受到的压迫已经绵延了67年,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时间在历史上已经没有其他案例可以比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