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在开罗和西奈半岛制作有关&ldo;阿拉伯之春&rdo;[2]的新闻。但是加沙对我来说不一样,这是我的故乡、出生地,还有家人、亲友、同事所在的国家。从加沙北边的贾巴利亚到遥远南边的拉法市,有我的祖母,还有我的叔叔以及堂表兄弟姐妹。
许多地区都跟我的人生有着程度不同的关联,在拉法市,从私交甚笃的挚友、工作上的伙伴,到偶然结识的朋友。除了提问访谈之外,我尽量少说,试着多加聆听,希望能撰写出严肃认真的报道。在以色列2014年残暴攻击的倒数一个月中,我几乎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对一个怀有同理心的人类而言,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理性实在难上加难。
讽刺的是,以色列对近东救济和工程处的阿布侯赛因学校的残暴行径,反而让我下定决心要表现得更为专业,因为事实就是最有力的铁证。而纪实影像也要散播到世界各地,让所有人读到、看到这些报道,进一步起身反抗、改善这个不利于我们的现实。
书写关于这所学校的报道时,我必须忍住自己童年的回忆‐‐流亡到拉法市之前,在祖母家隔壁的学校度过一年级的回忆。当我看见学校残骸里四散的尸体时,我的脑中还是不禁闪过我人生中第一位老师亚西尔的影像。现在我已届而立之年,但是从前在这个遭到以色列炮弹轰炸之地玩耍时,我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在伊斯兰大学,我同样感受到青少年时期的那股兴奋。我遁身于校园,逃离拉法市难民营的灰烬所带给我的悲伤回忆,来到比较美好的加沙市。这一切对我而言意义重大,在城市里的这座高大建筑物中,我感觉自己从拉法市的牵绊之中解放了出来。
但是这周,当我需要把最新消息传递给n,告诉他们我挚爱的母校被以色列炸毁的消息时,我整个人几乎无法呼吸。我在这所大学受教育:为了回加沙,在以色列的检查站等待好几个小时之后,赶回学校教室考语言学。被轰炸的事实对我来讲实在难以接受,看着n邀请以色列官员出面解释为什么要轰炸一所莘莘学子受教育的大学时,我发现这整个世界有多么伪善、多么不公不义,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我当然也能选择视而不见,让自己维持理智;纵然事实相当疯狂,但是看见废墟一般的家园,还有那些渔民、农夫、医生和老师脸上绝望的神情,我愿意贡献心力、挖掘真相。没有一件事该被忽略遗忘,从一位母亲脸上沾染的尘土,到孩童眼中的恐惧,以及邻居试图从瓦砾中重建家园的过程,这些都值得一一记录。尽管有人说我报道有失偏颇,但是加沙是我的家,我会把这些批评当成称赞继续走下去。【一折代购微信:ars754795499】[1]往后若提及此机构,皆以&ldo;近东救济和工程处&rdo;简称。
[2]发生于2010年到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行动。阿拉伯世界各个国家的民众走上街头,试图推翻该国的专制政体。
无声的恐惧
加沙市
周一早晨,以色列启动了&ldo;护刃行动&rdo;(operationprotectiveed)[1]。从此之后,至少有49人身亡、310人受伤,伤亡数字不断增加。
神圣的斋戒月才开始不久,在这期间,大家会反思自省,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白天,人们都会禁食。一般来说,加沙的居民都会期待负责报告祷告时刻的人出面提醒,一旦收到指示,就表示执行完最后一次仪式之后就能开始进食。开斋时,大家不外乎会尝一口蜜枣、喝一口水。但是这次不同于以往,开斋节并没有这样的氛围。
f-16发射的导弹爆炸造成的震波,让窗户剧烈地震动,也在邻近的田地上洒满了泥土及炮弹的弹片。婴儿哭个不停、小狗不断吠叫,邻近的小区也变得喧嚣混乱。街上看不到一辆车,所有移动的物品都会被当成攻击目标。f-16发射的导弹尖锐的声音响彻夜空,无人机单调的嗡嗡声也不断在头顶上萦绕。危险四伏,我们无处可逃。
以色列所谓的&ldo;护刃行动&rdo;于周一稍早启动,许多以色列士兵在加沙走廊的10个地点展开空袭,开启保卫行动的序曲。上个周末,在耶路撒冷、阿拉伯属东耶路撒冷,以及以色列北部的阿拉伯小镇,以色列警察与示威游行群众爆发冲突,气氛始终非常紧张。而我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加沙在14年前由捐献团体募资建造的国际机场,也已经遭到以色列六次袭击了。
只要以色列朝加沙发射导弹,我们就会试图反抗,以粗糙的自制炮弹还以颜色。双方不断尝试在战略技术上赢过对方,战争似乎绵绵无绝期。
在两方不断交火之下,加沙和以色列南方的人民就成了炮火的牺牲品。
无人机、导弹、坦克车、直升机、地面部队,还有夜间突袭,这些武器、攻击行为几乎每周都可以在加沙走廊见到。加沙内外的复仇声浪渐渐壮大,我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死伤只会越来越惨重。
死亡人数持续增加:现在已经有49人死亡、310人受伤,还有64栋民房被夷为平地。巴勒斯坦内政部发言人埃亚德&iddot;阿毕申表示,有192名受伤的民众是孩童和女人。伤亡数字每分每秒都在变动。内政部也说,在过去两天,加沙总共发生了510起空袭事件,但是数字依旧持续攀升;在加沙走廊,每分钟都听得到空袭的炮击声。
加沙在经济层面也已陷入绝境。前任哈马斯实权掌政时,已经有42万多名雇员好几个月领不到薪水,生活条件每况愈下。领不到薪资,就连食物、饮用水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也负担不起。政府雇员没有钱可以消费,也连带影响到整个经济环境‐‐商店、农夫、供货商、服务业,还有那些倚靠他人消费来盈利的业者。官方估计,总共超过25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同理可证,银行倒闭也代表数以万计的巴勒斯坦公务人员每个月不会有固定收入。接二连三的空袭,加上不时出现的陆地突袭,使得有钱购买民生必需品的民众,赶紧抢购超市里买得到的商品。所有干粮杂货,像是奶粉、扁豆,还有通心粉,全部都被一搜而空,但就连这些基本的主食,对很多人而言都是奢侈的享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