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窃听器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竟然没有向苏联政府提出抗议。当然,这除了是华盛顿的意思之外,更多的是中情局自己觉得丢不起这个人。而且在不久后的1954年,中情局还不得不将干&ldo;这种事&rdo;的主动权交给另外一个情报界的对手来做。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美国国家安全局才成了真正有资格跟克格勃较量的机构。
正文2死不认账之趁火打劫(1)
2010-5-19:23:33本章字数:1197
2死不认账之趁火打劫
&ldo;金唇&rdo;窃听器让美国人感觉到了莫大耻辱的同时,也犯上了严重的疑心病,总是觉得苏联人在他们的使馆里安装了窃听器。于是,在&ldo;金唇&rdo;见天日后不久,美国政府决定在莫斯科新建使馆,地址选在新阿尔巴特街和起义广场之间的西侧。为了防止克格勃特工趁机再做手脚,美方对使馆的整个施工过程采取了极其严密的保安监控措施。联邦调查局特工和海军陆战队士兵昼夜不停地警卫,以防备那个无所不能的、专门在外国使馆建筑物里&ldo;下蛆&rdo;‐‐安装窃听器的克格勃第二总局。
尽管如此,美国人心里仍在犯嘀咕,总觉得克格勃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他们眼皮底下作了手脚。他们时不时地指责苏方搞窃听,甚至有鼻子有眼地说使馆马路斜对面的一座仓库似的大房子是第二总局的窃听站,但却又苦于找不出确凿的证据。苏联方面自然是死不认账。美国使馆只得自己在内部加强防范,制定了极严格的保密和防窃听制度。例如,他们从国内派来专家和施工人员,并带来全部材料;在较大的一个房间内建起了一个全部使用有机材料而不用任何金属件(包括螺丝钉在内)的所谓&ldo;玻璃房&rdo;,专门用以商讨秘密要事。
那么,这样就难倒克格勃了吗?
很快美国人发现,这座戒备森严的大使馆不断地无由头地发生火灾。几次火灾中,在闻警而至的莫斯科消防队员中,就混有数十个克格勃反间谍军官。当然,这些&ldo;消防队员&rdo;的真正目的显然不是灭火,而是企图趁火打劫,伺机捞取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文件。他们趁着火灾中的慌乱,见东西就抄。只要美国人看不见,各种文件、计算机软盘、磁带、小盒子、写着字的纸张纸片乃至用完的复写纸等,无一幸免。直抄得美国人叫苦不迭,但又无可奈何。
到了80年代以后,鉴于使馆人员的不断增多,美国政府向苏联政府申请,在老楼后面建一座新楼,以满足日益扩大的使馆业务的需要。这无疑又给克格勃特工制造了一次&ldo;下蛆&rdo;的好机会。这座新建的红色8层办公楼位于老楼后侧。同上次一样,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完全部由联邦调查局人员和海军陆战队员进行24小时监视。但尽管是这样,还是被第二总局下了&ldo;蛆&rdo;。在新楼建成后,美国人并未急着封顶,而是请来国家安全局的安全技术人员用仪器进行检测,结果在该楼敏感地带的混凝土构件中,查出了一大批窃听器麦克风。美方声称,该楼必须整个推倒重建,并向苏方提出索赔。而克里姆林宫不仅矢口否认,还怒斥美国蓄意破坏和谈过程。当时正值苏美首脑进行对话之际。
1987年4月,美国再度谴责苏联&ldo;违背外交惯例&rdo;,在新建驻苏大使馆安装窃听器。克里姆林宫也毫不示弱,一方面反讥美国拿不出证据,一方面举行记者招待会,展示他们在苏联驻美国使馆内发现的窃听器,抨击美国手段恶劣。而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甚至表示:&ldo;美国除了全部拆除驻苏新使馆大楼外,别无选择,因为整个大楼是由窃听器堆砌而成。&rdo;
正文2死不认账之趁火打劫(2)
2010-5-19:23:34本章字数:1051
果然,美国人又一次展现了他们的财大气粗,很快,这座未封顶的大楼被推倒重建。重建预算也随时间的推移而水涨船高,从1亿多美元一直追加到3亿美元。这次重建使馆的主要建筑材料均在美国预制,然后再在严密的保护下运往苏联。整幢建筑的施工也全部由美国人完成。然而,就在新楼尚未施工之际,&ldo;祝融之神&rdo;又一次光临了美国使馆的老楼。
这次一着火,尽管无情的大火威胁着整幢大楼,美国人却接受了以往的教训,赶紧关上大门,毫不客气地将莫斯科消防队员拒之门外。结果,第9、10两层,即所谓的&ldo;技术区&rdo;,全部被大火无情地烧毁。失火后不久,美国国会派出一个特别委员会,其中包括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的代表,专程到莫斯科对使馆的损失进行现场观察和估计,因为上述两个情报机构都是这次火灾的&ldo;重灾户&rdo;。出于保密的考虑,他们驻莫斯科情报站的办公室和工作间,按惯例都设在顶层10楼。于是,有人开始怀疑这次失火是克格勃施展的阴谋。
不过,这一说法马上就被排除。原来,起火的真正原因是架设在第10层的电缆短路。这一层有国家安全局的装置厅,原来在美国1953年重建好该楼时,美国国家安全局就入住了。不过,刚成立不久的国家安全局显然不是克格勃的对手,以至于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克格勃还是把无数个窃听器安进了使馆大楼的墙壁里。
虽然时隔几十年后,国家安全局已经发展到了能与克格勃相抗衡的水平。但是他们因不小心而导致的这一场大火却又让他们暴露在克格勃面前。事后,调查委员会向国会两院情报委员会提交了关于此行的报告以及修复大楼烧毁的两层、添置设备所需的经费预算。华盛顿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继续为国家安全局在莫斯科的秘密行动给予财政支持,要么放弃其活动并结束两国情报机构之间的对抗。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相邻推荐:忽来道人传 强清霸世 光晕4:奥星的幽灵 涅曼案件 再世回忆 德雷克方程新解 海神雕像 黑雾英魂 越战前后目击记 未来战争论 星际救兵:地球篇 清十二帝疑案 母亲的名字 星际淘金者 200X台海战记 龙战三千里 不一样的大军阀 风雨夜下的阳泉 国宝迷踪之争:大漠伏龙 谍海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