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是!&rdo;王树槐悄悄伸了伸舌头。
4邂逅黑室之父
三极无线电传习所,位于法租界辣斐德路,是特务处在上海设立的一个最秘密的基地,主要用于培养和招募特务处最急需的无线电谍报人员。戴笠多次指示过上海站,不到紧要关头,不准使用这个基地,以免影响特务处的人才大计。眼下大敌当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戴笠此次来上海,就下榻在三极无线电学校。王树槐早就摸透了戴处长的心思,所以自作主张地把叶独开押到了这里。
汽车开进三极无线电学校,王树槐先下车,拿了一套戴笠的军服递进车内,等戴笠穿戴整齐才打开车门问道:&ldo;在哪里审问?&rdo;
戴笠想了想:&ldo;请他到我的会客室。&rdo;
有了戴老板这个&ldo;请&rdo;字,王树槐赶忙跑到关押叶独开的房间,喝令看守给他松了绑,彬彬有礼地把叶独开带到戴笠的会客室,然后躬身退出。
叶独开微笑着抿了一口茶说:&ldo;我知道您很快就要找我,因为我听到先施公司的爆炸声了。&rdo;
&ldo;好一个明白人!&rdo;戴笠微笑着走过来,热情地同叶独开握握手,&ldo;我叫戴笠,特务处长。说吧,你的来历。&rdo;
&ldo;简单得很,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听到日本人发动&lso;七&iddot;七&rso;事变进攻北平的消息,投笔从戎回国抗日,不想到上海就遭遇战争,行李又被小偷窃走,因此动弹不得。偶然得到白、冯二将军行踪的消息,赶来报警。&rdo;
&ldo;偶然?就这么简单?&rdo;
&ldo;就这么简单。戴处长如果要听详情的话,就需要点耐心,让我拣您想听的,从头慢慢道来。&rdo;
&ldo;我有足够的耐心。&rdo;戴笠笑着往椅背上一靠,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我四年前考进哈佛,主攻电气专业。哈佛大学的学生社团一直搞得很热闹,也很受校方的支持和鼓励,因此非常活跃,成绩也很大。我在国内就爱好无线电,学的又是电气专业,因此就加入了哈佛大学的无线电爱好者协会。在协会里,大家一同切磋玩无线电的体会,互相砥砺,提高技艺。最有趣的事情,是打开收、发报机,用摩尔斯电码进行无线电聊天。
有一天,哈佛大学一伙爱好者正在线上聊得火热,一个不速之客闯了进来。这个人发报手法极为高超,速度奇快,以大多数会员的水平,根本听不明白他的话,更别说抄录下来了。
这个人显然是在有意寻衅,故意用长声悠悠、阴阳怪气的流氓指法,一遍又一遍地说:&ldo;哈佛大学徒有虚名,哈佛的无线电爱好者全是聋子加哑巴,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跟我对话。&rdo;在我们无线电爱好者圈子里,被称为聋子和哑巴,就是指这个人既听不懂也不会发无线电报,可以说是很大的侮辱了。
哈佛会员技不如人,当然只有干生气的份儿,谁也奈何他不得。有会员心急如焚地跑来找我。当时我已经是协会的会长了。那段时间,我忙于研制一种新的发报机,很长时间没有用无线电聊天了,不想会有外地的高手打上门来。事关哈佛的荣誉和尊严,我当然要会一会这个神秘高人。
无隙可击的华丽指法,精确入微的点划组合,但是声音飘忽,信号微弱,干扰强烈。凭经验推测,对手至少在千里之外。我迅速调整天线角度,将天线指向西面,信号达到最佳状态。呵呵,我心里一阵兴奋,有机会跟西部牛仔过过招了!安装好我的新式发报机,轻轻往左边一拨,嘀……一长串无线电信号送入空中。我发明的新式发报机,同老式手键的根本差别就在这里,老式手键每一个&ldo;嘀&rdo;、&ldo;哒&rdo;声,都必须敲下接通才能发出,掌握这套技术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训练。新式发报机通过一组振荡电路自动生成摩尔斯电码的点划信号,左边接通发出连续的嘀声,右边接通发出连续的哒声,控制好左、右接通的时间,就可以轻松地发出规范的摩尔斯电码。
我的这一串&ldo;嘀嘀&rdo;声,已经把对方震得噤声了。我更来了精神,&ldo;聋子哑巴&rdo;地呼叫谩骂了对方半晌,他才畏畏缩缩、胆胆怯怯地出来说:&ldo;上帝,我今天一定遇到了外星人!&rdo;
&ldo;no!&rdo;我扬眉吐气地说,&ldo;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哈佛学生!以后请你对这个学校尊重一点……&rdo;我越发越快,直到他再一次打断求饶。
&ldo;你一定掌握了什么新技术!要不然,全美国,不!全世界,没人比我快!可以交流吗?&rdo;
哈哈,对方向我示弱了!我决定消遣他一下:&ldo;交流?那要看你拿什么东西来了。&rdo;
&ldo;那首先还是要看你需要什么。&rdo;这家伙,鸭子死了嘴壳子还硬。我正想挖苦他几句,突然听到他后面说的一句话,&ldo;我是赫伯特&iddot;亚德利。&rdo;
亚德利!我惊得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所有的无线电爱好者听到这个名字,都会有如雷贯耳的感觉。真的是他吗?全美国无线电爱好者的偶像,《美国黑室》的作者,美国的&ldo;黑室之父&rdo;赫伯特&iddot;亚德利先生!
黑室,是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机密、最精干的人力、最精良的设备为一体,专门分析和研究敌对国家的通讯密码的超级秘密机构。比起黑室来,什么情报局、保密局、通信局就像公开单位一样。因为外人对这个机构一无所知,所以才把它形象地称之为&ldo;黑室&rdo;。我的学长,早期哈佛毕业生温毓庆先生,对亚德利先生推崇备至。这位现任国民政府交通部上海国际电讯局局长的电讯专家,受《美国黑室》一书的影响和启示,在&ldo;九&iddot;一八&rdo;日本野心昭然若揭以后,组织几个亲信好友业余收集研究日本密码,也有了一些眉目。我同温先生在国内就因为共同的无线电爱好而相识。我到美国后,温先生多次来信告诉我,要找机会结识亚德利,这将对中国黑室的开拓性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没想到今天真的通过无线电波,邂逅了这个电讯界的传奇人物。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相邻推荐:中国版咒怨 冷刺 柔情侠骨 我代表风水学 军刀 光晕4:奥星的幽灵 兵头将尾 1927之帝国再起 越战前后目击记 NSA美国国家安全局全传 直草 活死人的黎明:生化末日 雪冷血热 笑动三国之胡言乱羽 沙捞越战事 情报战争 隋武帝杨勇新传 士兵突击续集 大秦宣太后——芈氏传奇 圣堂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