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书网

恋上你书网>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 第96章(第1页)

第96章(第1页)

本书描绘的对象,是我的父亲。此处想要记下撰写本书的动机与过程。

构成本书基础的访谈,是从二〇一三年五月开始,一直进行到当年十二月为止。与我一同进行访谈的,是一位曾经采访过印尼残留日本兵,并将其经历写成传记的新进现代史家林英一。

林氏的出道作品《残留日本兵的实情》(作品社,二〇〇七年)是他的毕业论文。当时担任他指导教授的我,对曾经写过上述作品的林氏,提起自己父亲曾有过西伯利亚的战俘经验,当时提议,请他务必听听我父亲的故事,这便是本书的开端。

第一次的访谈,在稍微不得要领的状况下结束了。最大的原因是我父亲诉说的内容,涉及范围太广。当时不仅对父亲的西伯利亚拘留情形十分感兴趣,而且对于他对战争之前的商店街生活与战后不断辗转的日子仍保有如此翔实的记忆,更感到讶异。

因此我便考虑,应当访谈各个不同时代,如果能加入政治与经济的背景说明作为补充,对历史研究而言应该会具有相当的意义。在这个想法下,我对林氏提议,开始进行正式的访谈,而林氏也迅速答应下来,之后每两周我们便前往父亲位于八王子的住处,每次大约进行三小时的访谈。

我自己曾于撰写《在日一世的记忆》[1](集英社新书,二〇〇八年)时,做过进行访谈的计划。而林氏本身也访谈过几位原日本兵,因为两人都有过采访经验,所以实际执行时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

访谈作业的具体内容与程序如下:由我对父亲进行提问,林氏负责以电脑记录;接着当天我会针对林氏制作的笔记进行润饰整理,之后再与当时的录音相互对照,做成原稿;而后再将原稿交给父亲过目,确认相关事实并加以订正。

父亲实际上缺了一边的肺,长时间说话容易疲劳;不过关于这点,从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却是不可多得的叙述者。父亲的记忆不仅鲜明,谈话内容也相当有系统,不至于偏离主题。而且他又是心思异常缜密的人,没有窜改自己的记忆,能够把当时的实际感受与看法,率直而不加修饰地告诉听者。甚至访谈过多人的林氏都表示,很少见过类似的受访者。

而父亲具备的观察能力,往往令我们感到惊奇。例如本书第一章提到他的哥哥辉一,在谈到高圆寺的祭典上配合《东京舞曲》庆典歌曲敲击太鼓的话题时,父亲说:&ldo;这种曲调的风行,或许也说明了东京市内已经聚集了许多来自各地方的人们吧。&rdo;&ldo;配合《东京舞曲》敲击太鼓&rdo;这个事实,与&ldo;已经聚集了许多来自各地方的人们&rdo;这样的社会背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洞察。加上对于自己哥哥的回忆,往往容易加入大量的情感,能在叙述中抽离自己的情感描述客观事实,并非一般人所能办到。父亲并未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具备这种能力,只能说是天生的,或者是自行训练出来的吧。类似这种观察力与客观的态度,在本书中随处可见。

在某种意义上,父亲是个性格淡薄的人。对于悲惨的经验,以旁观者的语调述说戏剧性的经过时,绝对不会添加任何浪漫的色彩。保持一贯冷静客观的态度,偶尔掺杂着幽默谈论事实。

借用父亲的说法,就是&ldo;实际经历过这些的人,就是如此&rdo;。然而是否任谁都会这么表现,我无从判断。只有谈到军队入伍、和外祖父母道别时,表达上有些停顿,除此之外没有出现类似的状况。这些事情对父亲而言就如同日常生活一般,即便在争取战后赔偿之际,他也都是以淡淡的口吻阐述自己的回忆。

这种性格的人物作为口述历史的主述者,相当值得信赖。可是,类似这种人物,也很少写下自己的切身体验。会留下个人史记录的人,往往是拥有相当学历与文笔能力的阶层,特别是拥有自己强烈想法的人居多。前者的叙述往往只能表达某一阶层的观点,后者则又欠缺客观的视角。父亲不属于任何一类,而且实际上,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他几乎完全没有留下任何书面记录。

如前所述,首次进行访谈时,我还没有计划要把访谈写成文章,但在一连串的谈话后,我的初衷改变了。之后我取得林君的许可,开始撰写本书,并先于《世界》杂志二〇一四年十月号至二〇一五年六月号进行连载。如此一来,帮助不书写、不曾留下记录的人,为后世留下他们应被传承的记忆,我认为这是一位历史研究者应当扮演的角色。

本书中描写的我父亲的经历,称得上当时普通&ldo;日本人&rdo;的人生经历吗?这也牵涉本书的学术性意义,但确实相当难回答。暂且不提西伯利亚战俘经验,战后的赔偿诉讼中与朝鲜人原日本兵列为共同原告的事例,大概没有第二个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有人会评价说&ldo;这并非普通人的生活&rdo;。

但所谓的&ldo;普通人&rdo;究竟是什么?在日本的话,或许是所谓的&ldo;上班族&rdo;吧。可是,从统计学的意义来看,这个族群在日本历史上从未成为最多数的一群。即便如此,&ldo;上班族&rdo;是一般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的错觉仍流布于整个战后时代。

举一个例子,一九六三年出版、之后改拍成电影,由山口瞳撰写的小说《江分利满先生的优雅生活》。男主角与我父亲一样出生于一九二五年,年龄设定与昭和年数一致(昭和几年就是几岁)。主角的名字取&ldo;最普通的一般人&rdo;之意,所以叫作&ldo;江分利满&rdo;[2]。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www.baquge.cc www.cwzww.com www.9kutxt.com www.shuhuangxs.com www.du8.org

相邻推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